洗碗機作為西方舶來品,雖不被廣泛應用,但其歷史悠久。據史料記載,最早的手動式洗碗機器出現于19世紀的歐洲,進入20世紀后,對洗碗機的研發和生產都有了新的突破。
1929年德國的米勒公司制造出了歐洲第一臺電動洗碗機;1954年美國GE公司生產了第一臺電動臺式洗碗機,1978年米勒公司又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臺微電腦控制型洗碗機。在亞洲國家中最早從事洗碗機的研究的是日本,到了九十年代中后期,日本已研制成功微電腦全自動臺式洗碗機,隨后,各歐美國家經過進一步的技術革新將洗碗機和廚房家電統一起來成為了廚房必備的清洗設備。
至于中國何時出現的洗碗機,就要追溯到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末,我國第一臺洗碗機的出現就是小天鵝全自動柜式洗碗機,它不僅推動了中國洗碗機的迅猛發展,更是為中國商用洗碗機的研究做出了巨大努力。
由于我國并未大面積普及和推廣洗碗機的相關知識,所以造成了我國大多數人民對洗碗機的知識的匱乏。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各省洗碗機普及率均未達到 3%,綜合預計整體普及率僅有 1%左右,相較歐美發達市場普遍 50%甚至 70%以上普及率差距明顯。而我國洗碗機市場普及率也遠低于海外發達市場。
與國外發達國家相比,中國的洗碗機市場呈現一片混亂——各洗碗機生產廠家層出不窮,制造、研發技術嚴重滯后,洗碗機質量嚴重不合格,洗碗機的使用效果、客戶體驗不盡人意。廠家不知道商用洗碗機適合什么樣的經營場所,以及餐飲業從業者對商用洗碗機的認知帶有偏見。
在市場調查中,我們不難發現,一些餐飲業主主觀認為商用洗碗機費水、費電、洗不干凈,還不如人工洗碗方便。為消除誤解,金裕超聲波科技有限公司特將手工洗碗方式和習慣與金裕超聲波洗碗機的洗碗方式做了詳細的對比。
最終對比結果顯示在相同餐具、相同洗凈度的情況下,洗碗機用電量和用水量分別為傳統人工手洗的40%和16%,簡而言之,就是用金裕超聲波洗碗機清洗餐具可以大幅度降低餐飲業主的用水和用電量。
在清洗速度上,金裕超聲波洗碗機完勝人工洗碗,據對比數據顯示,金裕超聲波洗碗機每小時的工作效率為1500——6000+個餐具,折算成餐桌數,就是一次可清洗40——50桌餐具,而這樣高效率的清潔效率可以最大限度的為一個中小型餐飲門店節約2-3個人工成本,而這個節約下來的人工成本換算成人民幣就是每年可以為餐飲門店節約64200——100800元的人力成本支出。
在殺菌、抑菌方面,金裕超聲波洗碗機展現了其傲人的一面。金裕超聲波洗碗機在整個洗碗過程中可以不使用專業清洗劑,只是借助超聲波清洗系統,霧化水離子,從而形成強大的空氣沖擊波,這些成千上億的沖擊波以每秒鐘二萬八千次的振蕩在水中傳導。在沖擊波作用下,餐具上的污垢和果蔬上的農藥殘留會被一層層剝離下來、分散、乳化、脫落從而達到潔凈、殺菌、抑菌的效果。
經過15年的生產和研究,金裕超聲波洗碗機不管是在技術成熟度上還是售后的服務上都獲得了廣大餐飲業主的高度好評,現已成為全國各大餐飲行業協會推薦的后廚品牌。在中國餐飲100強企業中有80%的品牌與金裕超聲波洗碗機達成深度合作,全國各餐飲企業、院校、醫院、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及部隊等領域都是金裕超聲波洗碗機的忠實用戶。